貼心寶貝學會照顧別人

 
日本作家中井俊已在《我的孩子真體貼》書中提到:「沒有體貼的心,生命就沒有價值;體貼,是愛的表現。」學習體貼、照顧、同理,對於大人來說,都不見得是件容易的事,更何況是處於以自我為中心階段的幼兒。

雖然喜歡幫助別人、照顧別人是孩子的天性。但是,在學習照顧別人之前,要先具備照顧自己、懂得尊重和同理的能力。在3歲之前,幼兒的思考和行為都是從自己出發,自我意識非常強烈;然而,3歲之後,孩子動作發展、語言認知發展越來越成熟的時候,他們開始瞭解個體和社會之間的關係;再經由觀察成人之間的互動,學習所謂的人情世故,逐漸產生各種社會性的行為(如:何時該說請、謝謝、對不起等)。
孩子社會化受個性和環境影響
爸媽先了解影響幼兒社會化行為的因素,再利用機會教育和孩子互動,孩子的貼心表現就會更具體,不僅能對爸媽體貼(例如:主動關心媽咪開不開心、做家事累不累、幫媽咪搥搥背),也能用好的行為對待友伴(像前言中的小全一樣主動幫忙年幼的小朋友)。

個性不同,表達體貼有差別: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,孩子漸漸懂事、語言和認知發展臻於成熟,喜歡探索周邊的人事物,與周遭互動也增加。但因為幼兒本身的個性和天生氣質的不同,對於他人行為的解釋和自己行為的反應,也會有很大的差異。比如:個性害羞的孩子,比較不擅長與人互動、想幫忙卻表達不出來;個性外向的孩子,易於表現自己、容易受歡迎、會給人比較熱心的印象。

家庭和樂,寶貝友善又貼心:孩子所處的第一個環境就是家庭,父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是最重要的模仿對象。夫妻之間、婆媳之間是否能和顏悅色的溝通、相互體諒,都反應在家庭的氛圍裡,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都可以感受到的。一般而言,在家庭氣氛較為和樂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,容易培養友善、同理、合作、體貼的行為;反之,若孩子長期感受不到溫暖的時候,較容易發展出冷漠或敵意的負向行為。

學校互動,向師長同儕看齊:現代雙薪家庭居多,保母、老師和孩子相處的時間,常常超過父母和孩子互動的時間。若保母或老師注重身教,能用溝通討論代替命令、以自由民主的方式教導,幼兒自然能從中建立自信、學會尊重與同理。而在學習環境中與同儕互動,也是很好的學習機會,能發展出關懷、友愛、合作等情操。
爸媽投入心力,孩子潛移默化
讓孩子學會照顧別人、體貼父母,基本上是屬於品格教育中的一環;而影響品格教育的關鍵是「人」和「時間」。教育是潛移默化的,環境中很多因素是我們可以掌握和調整的;再給予孩子時間實踐與內化,培養貼心寶貝、絕非難事!以下提供幾點建議給爸爸媽媽當作參考。

爸媽相互體貼、彼此欣賞:每對夫妻都有自己獨有的互動模式,不論是爸爸在孩子的面前稱讚媽媽煮的菜好香、媽媽在孩子面前誇獎先生好棒、平時共同分擔家事等等,讓孩子感受到你們彼此間的疼惜和貼心。雖然只是幾句稱讚的話、一起做家事、關心的眼神,但是對孩子來說,他會有榮譽和自豪的感覺,因為他的爸媽能夠相互欣賞!孩子會愈來愈愛家、了解自己的價值、建立自信;再透過模仿,孩子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身邊的人,進而學習欣賞他人的優點、體貼他人。

體貼別人,從照顧好自己開始:千萬不要幫孩子做太多事,要給他機會學習自理。例如,以前你會幫孩子扣衣服上所有的釦子,現在已經可以讓孩子自己動手扣釦子。當孩子可以自己穿脫衣鞋、用餐,媽媽可以適時地告訴他:「你真的好棒!變成可以照顧自己的小哥哥(姊姊),不用媽媽擔心、你真是媽咪的貼心寶貝!」孩子會了解,當他學著照顧自己之後,媽媽就不用擔心,這樣的表現就是貼心。

主動參與家事,表現最具體:主動幫忙整理環境、愛護環境,是孩子必須學習的功課。「做家事」會讓孩子認知到自己是家庭裡重要的成員之一,保持環境整潔、能夠收拾玩具、隨手把椅子放好,養成物歸原位的好習慣,維持家中便利舒適的空間,這正是體貼他人的具體表現。爸媽可以為寶寶準備小抹布、小掃把、小圍裙、水桶等器具,讓做家事像是遊戲一樣,變得更有趣,孩子會更投入。

親子共讀,學習傾聽和同理:爸媽培養與孩子共讀的習慣。為孩子唸故事書,除了認識新的詞彙、欣賞語言之美,還可以讓孩子學習傾聽。一邊閱讀故事、一邊討論內容,就建立了共同的話題,藉由討論書中人物的行為,孩子開始了解如何同理他人處境,像是《受傷的天使》(信誼)中,可以學習如何接納與愛人,這樣生活化的故事,孩子最容易投射自己的情緒。當幼兒開始傾聽他人的想法、同理他人的處境,才能夠知道對方的需要,進而幫助別人、照顧別人。

爸爸媽媽不要忘了孩子是有能力愛人、照顧人的,在日常生活中,請多多讓孩子有機會表現他們的體貼,當他幫爸爸媽媽服務,甜言蜜語地抱著爸爸媽媽說「我愛你」時,一定要熱情地回他一個擁抱,謝謝他為你做的任何小事,他的貼心會因你的鼓舞而更長長久久。

本篇文章出自學前教育雜誌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cc220826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